近期
成都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
2022年度成都市返乡入乡
创业明星名单
其中,竹篙返乡入乡创业农民工
王红琼
被认定为成都市返乡入乡创业明星
王红琼,1988年,16岁的王红琼离开竹篙踏上广东打工之路,她是第一批50名女工之一,进入广东东莞厚街镇厚兴皮具制品厂。务工期间,勤劳的她在工作中不断努力学习,积累资金、技术和管理经验。2007年,她作为镇党委政府回引的首批创业者,在竹篙镇创办了锦州成衣厂,为当地提供上百个就业岗位。2009年6月,她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,是成都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,金堂县第十三次、十四次党代会代表。
1988年,16岁的王红琼离开竹篙踏上广州打工之路,她就是当年政府有组织输出的第一批远赴广东打工50名女工之一。当时的她被安排到广东东莞厚街镇厚兴皮具厂,每天上班在流水生产线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,由于没有经过技能培训和缺乏经验,速度和成品率都很低,广州气候闷热,连续的工作,当年艰苦的场景和所受的心理压力至今都让王红琼记忆犹新,一个月下来,厂里发了第一次工资,最少的仅8元钱,王红琼当时领了40几元,并用第一次挣到的钱给自己买了一套衣服。渐渐的,勤劳的王红琼在工作中不断努力学习和积累经验,2007年,她积极响应“出去打工挣钱,回来创业兴镇”的号召,带着技术和资源回到竹篙,投资20余万元开办了金堂县竹篙锦洲成衣厂。通过十多年的努力,工厂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发展规模达1500平方,年产值达千万余元。王红琼的工厂常年用工80余人(其中90%以上都是女工),员工月平均工资2600-3800元,带动了附近妇女就近就业、劳动增收。
在兴办实业的同时,王红琼还关爱社会,热心公益事业。自开厂以来给偏远地区的留守儿童、学校困难学生捐赠衣服总价值超十万余元。为方便女职工照顾家庭,王红琼的工厂实行不规定固定上班时间的“弹性工作制”,帮助员工解决子女上学问题,放学后统一接回员工子女到指定场所辅导完成作业,下班后再让孩子同父母一起回家,既解决了安全问题的后顾之忧,又吸引了广大误工妇女回乡就业,大大缓解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。她关心帮助困境儿童,2015年收养一名凉山州因父母离异无人抚养的女孩照顾至成年,2017年收养一名无人照看的孤儿,带回来后第一时间联系学校让她继续读书学习,现在竹篙中学读高中。
王红琼临危不乱,勇于创新,敢于改革。疫情期间,王红琼不等不靠,顺势而为,主动投资30多万元改进厂房和生产设备,与金堂县三合医用公司合作生产防疫物资,共生产防护服4万余套、民用口罩100万余只,生产出来的口罩第一时间分发给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使用。复工复产时期,口罩依旧紧缺的情况下,她号召工厂加班为需要防护服、口罩的企业生产防护衣、口罩,在为抗疫事业作出贡献的同时,有效缓解了企业生产防疫压力。
作为竹篙镇第一批外出务工者,返乡创业实现梦想的女性农民工的创业代表,回乡创业后,她和爱人张利洲信守承诺,严格遵守质量第一的原则做事,因为在她眼里,质量就是工厂的生命线,不卖假货、不卖劣质产品是她的底线,更是她将事业做大做强的根本。2011年,王红琼登上中央电视台《小崔说事》节目。2018年,她的事迹被新华社专访,还多次被四川电视台、四川日报关注报道。2019年,荣获省级“最美家庭”、市级“最美家庭”、金堂县“最美巾帼创业明星”、金堂县返乡创业先进个人。2021年荣获金堂县“三八”红旗手称号。
